党的建设

PARTY CONSTRUCTION

【郑州工作】勇当“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发布时间:

2025-10-24

作者:

郑州公用事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来源:

郑州工作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提出“五个转变”和“五个更加”的新思想,部署了七个方面重点任务,标志着城市工作重心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郑州公用事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 紧扣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的 目标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努力以高质量的公用事业服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助力郑州现代化建设的公用实践

 

自国企重组改革以来,郑州公用事业集团围绕“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公用事业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固废处理、环卫服务、综合能源、静态交通、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市政建设运维”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为郑州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夯实固废产业基础,推进“无废城市” 建设。郑州公用事业集团不断完善固废处理产业布局,投资建设三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近年来,在东部、南部电厂建成并稳定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固废产业基础:一是大力推进西部环保能源工程建设,建成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三座电厂合并日处理能力超1万吨,每年可产生约15亿度的绿色电能,实现碳减排126万吨。二是积极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精细化运营。每年实现蒸汽供热5万吨、利用沼气660万立方米、对38万吨炉渣进行专业化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能。三是积极推动电厂智慧化升级,通过智能调控   精准控排降碳,打造清洁、安全、高   效、智能生产的智慧电厂。

(二)发展城市环卫产业,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郑州公用事业集团肩负主城区4000万平方米道路保 洁任务,依托2000多台各类作业设备及3800多名一线环卫职工,成为郑州市排名第一、 全省位居前列的环卫企业。集团进一步打造了精细化、标准化、机械化的保洁体系。建立精细化作业标准,提高保洁质量;优化环卫作业体系,采用人机结合的清扫保洁模式,健全常态化作业机制;创新构建智慧调度平台,实现作业全程可视化、调度高效化,大幅提升环卫服务质效。

(三)推进燃气规模化整合,守护城市安全底线。围绕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小而多、安全措施不到位、场站管理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郑州公用事业集团按照国务院“一城一企”的规模化整合要求,于2023年出资成立河南中原燃气有限公司,对郑州瓶装燃气市场进行规模化整合。截至目前,中原燃气已全面整合航空港区、荥阳等13个区县(市)的瓶装燃气市场,涵盖26家液化气企业、35.73万用户,日最大供气量达150吨,供气量稳居全省首位。积极推进2座大型储配站、钢瓶检测站建设,并构建“六统一”管理体系,推动瓶装燃气市场实现统一、安全、规范运营。

(四)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助力城市能源结构转型。为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能源体系,郑州公用事业集团作为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主体,集中发展光伏、储能、充电桩、风电开发、源网荷储等新能源业务。目前已利用公共屋顶建成项目11个,总装机规模约10MW, 年发电量1100万度;建成渠东路、秦岭路等2个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跟进源网荷储项目4个,正在推动中孚实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根据郑州市综合能源站专项规划,积极布局充电场站,助力郑州市“超充之城” 建设。

(五)发展静态交通产业,优化城市停车服务。肩负构建“全市停车一张图”的重任,郑州公用事业集团相继成立静态交通投资公司、智慧停车运营公司,以“投一建一运一管”全产业链推进郑  州市静态交通治理。在停车场建设方面,推动18个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约2000个。智慧停车方面,统一管理11万个路内泊位,实现2000多家商业停车场联网,搭建充电桩管理平台及充停一体化平台,接入359个停车场、9.4万个共享泊位;升级“郑好停”智慧停车服务平台,接入76万个泊位,以智慧服务实现停车资源高效利用。

(六)着眼市政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公用事业集团积极参与市政基础设施投建运维,承担南四环快速路、惠济区市政路网等15个民生工程,总投资超300亿元。围绕郑州排水设施运营管理现状,集团于2025年5月出资组建排水集团,计划整合全市排水资产,摸排管网2659.2公里,逐步实现主城区排水设施统一运营,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科学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一)紧扣六大建设目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效能郑州公用事业集团将紧扣“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建设目标,提升城市综合运营服务效能。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聚焦 “美丽城市”生态目标,全面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助力郑州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城市安全韧性底线,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守牢城市运行安全底线。提升智慧服务水平,以“创新、智慧”为导向,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公用事业全场景融合,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民生服务品质效能,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以精细化服务提升市民幸福感与满意度。

(二)坚持内涵式发展,锻造现代新国企。郑州公用事业集团将落实“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的会议精神,锚定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坚持走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企业的治理体系,通过增强创新能力,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聚焦主责主业优化布局。纵深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完善“六定”体系与内控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强化资本运作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加快打造治理高效、活力充盈的全国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聚焦主责主业,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一)持续发挥功能作用,助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郑州公用事业集团要进一步扛起“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使命担当,立足城市发展全局,整合公用事业领域资源,积极投身郑州都市圈建设。逐步推动形成“固废一体化”“环卫一体化”“瓶装燃气一体化”“停车一体化”“排水一体化”的公用事业“一盘棋”发展格局。通过建强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在支撑城市功能完善、改善民生福祉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紧盯循环经济发展,助力建设“美丽城市”。郑州公用事业集团要通过发展固废、环卫、资源循环产业,推动各链条协同发力,助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一是做强固废产业链。持续提升精细化运营水平,通过优化技术提高吨发电量;积极推动协同掺烧,实现多源固废的高效协同治理;拓展沼气综合利用、蒸汽供热等前后端业务,构建“一站多能”资源化链条;强化固废、环卫业务协同,规划建设大型垃圾中转站,通过优化运输网络,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实现成本集约和垃圾资源高效利用。二是织密资源循环网络。全力畅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逐步完善餐厨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建成油脂资源化处理设施,实现“从餐桌到能源”的转化;积极推动医废处理产业发展,严格遵守医废处理标准,防范环境风险;推进炉渣、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附加值,助力美丽郑州建设。

(三)聚焦优化城市环境,助力建设“宜居城市”。一是着力发展生态环境产业。聚焦“美丽河湖”政策,深入对接谋划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推进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建设等综合治理;优化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运营,强化科学调配,改善城市水生态,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秉持精准治污理念,积极对接环境监测业务,为污染防治决策提供精准支撑,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探索“清洁供暖”, 结合大型商业体、医院、产业园区等需求,推进地热开发项目,探索推进老旧小区清洁供暖改造,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二是做精环卫运营。充分发挥规模化优势,创新方式方法,以精细养护提升市容清洁度;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率,逐步提升新能源作业车辆占比,依托智慧环卫系统实现作业全程可控;强化应急保障,针对极端天气及重大保障活动,提升一线作业保障水平,以 “绣花”功夫绣出洁净靓美郑州新貌。

(四)突出安全主线,助力建设“韧性城市”。一是推动建立排水运维标准。逐步摸清排水设施底数,分步推进运维业务平稳移交,深入谋划建立排水设施的统一运维标准、流程及责任体系,组建专业运维与应急抢险队伍,落实日常运维、应急抢险及防汛排涝等职责。二是积极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融合数智化技术,打造“投、建、运、 管”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助力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与应急响应水平,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五)瞄准清洁能源,助力建设绿色节能城市。一是加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布局,挖掘公共建筑屋顶、高速公路边坡等闲置空间资源,提升绿色电能供给能力;响应“千乡万村驭风行动”, 深入布局风电项目,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二是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落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产业园区、重点片区试点微电网建设,实现能源灵活调度;提速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布局多元化储能设施,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三是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聚焦充电桩布局优化,融入综合能源站专项规划,积极规划建设超级充电站。

(六)持续推动数智赋能,助力建设“智慧城市”。一是建强数智平台。完善公用事业智慧监控调度中心,搭建统一平台,整合公用事业数据,实现全场景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及协同处置;升级智慧环卫平台,实现环卫车辆的智能调度;优化智慧燃气管理平台,实现瓶装燃气钢瓶的溯源管理;搭建智慧电厂平台,实现垃圾发电数据的精准分析。二是建强数智品牌。以“阿顺”停车品牌为引领,优化预约停车、精准诱导、“一码”支付等核心功能;依托充电桩监管平台,推动充停一体化,打造便捷高效的“阿顺充电”服务生态。

(作者:郑州公用事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